作为一个湖北er,
在这个特别的寒假,
我选择了
学习烹饪,怡情养性
其实我之前并不是一个喜欢厨房、热爱厨艺的人。印象中除了初三毕业那年的暑假,我坚持给家人做了一段时间的午餐和晚餐以外,我几乎没有再碰过锅铲。仔细想想,现在我对烹饪的热情开始于南方姑娘在北方不知道吃什么的迷茫时期;积累于一次又一次想动手做点小吃但受限于学校宿舍条件有限的无奈时刻;增长于去年因为参加国庆专项活动和支教活动等而没有回家的漫漫假期。
去年暑假,在我极度渴望触碰油盐酱醋的时候,我靠在tb上加购烹饪工具、在xhs上刷烹饪笔记解心头之痒——我也是如此度过了不太美好的考试月。
回到家的第二天给我的妹妹还有朋友煮了一碗面条。虽然她们都捧场吃完了,但有一说一,难以下咽。当时有点点小受挫,好在积累的热情够用,工具、材料也已经到家,于是我开始了寒假的烹饪之旅。
西式快餐入门——蛋挞披萨
最开始的几天,家里的食材还比较丰富,需要水果的披萨、慕斯蛋糕就诞生于那个时期。
低脂健康——慕斯蛋糕
那个时期每餐还能纠结怎么搭配、准备几荤几素...学会了适当添姜加蒜的我,在家常菜的路上也越走越稳妥了(滑稽JPG.)
给工作的父母——新鲜便当
最终,我顺利承包了年家庭年夜饭~那天我明白了做一个家庭煮妇真的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也明白了“光盘”对做饭人而言是多么的幸福与自豪。默默对每年准备年夜饭的妈妈说一声:辛苦了。
后来到受疫情影响,村镇封锁,家中的食材种类也越来越少,不是少这就是少那、有了这个又缺那个。不知道拥有完备食材是何年何月的我开始学会屈服:寻找替代品、根据家里有的材料创新食谱。
第一次无番茄
第二次无虾仁
酸酸甜甜又健康——意大利面
突然有一天发现,原来做蛋糕只需要鸡、面粉和油。真好!熟能生巧,最终实现了从狼狈的气疯变为优雅的戚风的华丽蜕变,甚至在朋友圈接到了几个生日蛋糕的单子hhh。也发现蛋糕种类不同,做法却相似——这就是万变不离其宗吧?
鸡蛋面粉油的神奇结合——蛋糕
紧张的疫情之下,我一开始面对微博、新闻不安烦躁、百无聊赖,后来面对油盐酱醋的平静满足、猎奇美食——烹饪让我的注意力转移、压力释放。
神奇的面粉——花样面食
猎奇差不多了,发现最好吃的还是最简单的最普通永远吃不腻的炒饭。
最简单最美味最充饥的家庭美食——炒饭
我的烹饪之旅,始于兴趣,跟进于疫情。不知终点,只知还有很多需要学习、需要尝试、需要完善——就像两次都未成功的雪梅娘。
不少人夸赞我做的这些食物,我很开心,但同时想趁此机会告诉大家:不要接受“烹饪特别难”这样一个刻板印象。我想说:开始,就会有故事。
摆菜、刷酱、烤、吃
加食材、等、吃
开始,就能有故事
期盼疫情早日结束。
祝愿每一个人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等到春暖花开的时候,
请你们尝尝我刚学的美食呀,
热乎的呢!
投稿
田雨欣纯
排版
田雨欣纯
地理科学学部团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