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跟大家聊上一些关于我们做菜中的一些小知识:挂糊、上浆、勾芡。
许多菜肴在烹调以前,原料往往需要进行糊浆处理,在菜肴烹制末期,需要进行勾芡,经过挂糊、上浆、勾芡,可以改变原料的质地,使菜肴达到酥脆、滑嫩或松软的要求。这些都是我们做菜时经常会用到的,你知道他们有啥区别吗?浆、糊、芡所用的原料虽然有所区别,但大都是由淀粉、鸡蛋、面粉、油脂等构成,这些原料的特点决定了其在浆、糊、芡的广泛应用,对菜肴的质量会起到较大的影响。
一、挂糊、上浆的作用?
挂糊、上浆,就是在经过刀工处理的原料表面挂上一层黏性的糊浆,使制成的菜肴达到酥脆、滑嫩或松软的一项技术。挂糊、上浆对菜肴制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能保持原料的水分、鲜味和性质淀粉吸水糊化,蛋白质变性凝固,在原料表面形成黏性保护层,使原料接触高油温时,避免因骤然受热而失去水分发干、变硬,以保持原料本身的鲜味,并达到滑、嫩,香、酥或外脆里嫩的性质。2.保持原料的形态,使之光润饱满原料经过挂糊上浆后,在烹制时不易碎裂、干瘪而改变形态。同时,挂糊上浆过的原料,通过烹制,表面显得光滑、饱满。3.保持和增加菜肴的营养成分菜肴原料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经上浆、挂糊、通过加热过油定型后,内部的水分与营养成分不易流失。同时,浆糊原料具有一定的营养,从而也增加了菜肴的营养价值。4.丰富菜肴品种,扩大原料使用范围有些原料,不宜直接炸制成菜,挂糊后投入油锅炸制,可制成风味独特的菜肴,如鲜蘑菇可制成软炸鲜蘑菇。
二、勾芡的作用
勾芡,又称“上芡”“挂芡”,就是在菜肴接近成熟时,将调好的粉汁淋入锅内,使汤汁稠浓;增加汤汁对原料的附着力的一项技术措施。勾芡是调制菜肴芡汁的重要工序,是烹调工艺的延续和补充。它不仅直接影响菜肴的口味,而且影响菜肴的色泽、质地、形状等方面,是烹调中一项重要的工艺。
1.增加菜肴汤汁的黏性和浓度
许多菜肴在烹调时,要加入一些汤汁和液体调味品,同时,原料在受热后也有一些水分溢出,成为菜肴的汤汁,这些汤汁因过于稀薄而不能附着在原料上,影响“入味”,勾芡以后,汤汁增加了浓度和黏性,可以更好地附着在原料上,使菜肴入味。
2.使汤菜融和,主料突出一些汤菜、烩菜的汤水较多,原料本身的鲜味和调味料的滋味都溶解在汤中,形成汤菜分家,经过勾芡以后,增加了汤汁的浓度,使汤、菜融合在一起,不但增加了菜的滋味,还产生了柔润滑嫩的特殊风味,同时勾芡以后汤汁变浓,浮力增强,使主料突出
3.使菜肴形状美观、色泽鲜明菜肴经过勾芡以后,由于增加了汤汁的黏性和浓度,芡汁均匀地包裹在原料表面,使菜肴的外形丰满美观,同时淀粉糊化后,产生了一种特有的透明光泽,使菜肴的色泽更加鲜明、艳丽。
三、糊与浆的区别与运用
(1)挂糊是用粉糊,上浆用粉浆或蛋清浆。
(2)挂糊大多需要事先调制粉糊,上浆则把淀粉以及其他用料直接加在原料上调拌均匀即可。
(3)挂糊用的粉糊一般调制较稠,原料上挂的较厚,上浆用的粉浆一般较稀,原料上挂的较薄。(4)挂糊适于炸、熘、煎、贴、烹等烹调方法,成品特点多为松、酥、脆;上浆适于滑炒、滑熘、煮、滑炝等烹调方法,成品特点多为软、嫩、滑。
四、糊与浆的操作关键
按照菜肴的具体要求,将加工整理好的原料用淀粉、蛋液调拌,根据需要还可加入料酒、盐或苏打粉等,使成菜达到软嫩滑嫩的质感。上浆后的原料,放入中等油温的油锅划开、划散,为下一步烹调打下基础。上浆大多选用质嫩、易成熟的动物性原料,其刀工一般是以丁、丝、条、片、粒为主的小型原料,烹调方法一般选用炒、滑熘等。
五、勾芡的操作关键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删)(1)掌握好勾芡的时机,一般应在菜肴九成熟时进行。过早勾芡,会使芡汁焦糊。过迟勾芡,会使菜肴受热时间增长,失去脆、嫩的口感。
(2)勾芡时,菜肴中的底油不能太多,以免汤汁附着不到原料上,达不到勾芡的目的。
(3)菜肴中的汤汁要适当,汤汁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菜肴的质量和外形。
(4)菜肴在勾芡前,应先调好口味。
以上就是关于这些烹饪的小知识,你了解了吗
我是家味美食记,和大家一起分享与美食有关的事情,欢迎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