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吃货”这个头衔并非贬义,乃是大家对美食家的一种通俗的叫法,当然要当“吃货”也并非易事,因为作为“吃货”,你不仅要会吃还要懂吃。中国历史源远流长,那么在历史上又有哪些著名的吃货呢?
金圣叹金圣叹
他所批注的《水浒传》、《西厢记》等名著流传后世,很多名人学者都读过。金圣叹虽然才华横溢,其性格却又玩世不恭,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也还玩了一把关于吃的幽默。相传金圣叹因哭庙案身陷囹圄,即将被斩首前,问狱卒要来笔墨纸砚。金圣叹是当时名士,大师级的人物。狱卒以为金圣叹会写下什么重要的事情,或者交代后事。然而这位大师在临死前还不忘玩一段跟吃有关的幽默,他写下了:花生米和豆腐干一起吃,有核桃的香味。得到这样一个秘籍,我真是死而无憾了。仅此一事足以证明金圣叹是个顶级吃货了,即使是临死前也不忘用吃将幽默玩到极致,以吃明志。
苏东坡苏东坡
苏东坡的文学造诣自不用说,除此之外你可知道他还是一位顶级的吃货,苏轼出任徐州知府时,在一次抗洪结束后,他把老百姓送的猪肉亲自炖好回赠给他们。没想到大家吃后都觉得此肉肥而不腻、非常美味,后来经过苏东坡几经改进,演变成了闻名天下的“东坡肉”。他被贬*州时,因*州的猪肉便宜,苏东坡便买来猪肉,用慢火慢炖,然后加入调料,做出的肉美味无比,为此他还专门写了一篇《猪肉颂》。闲暇时期,苏东坡还经常披蓑衣去江边钓鱼,钓上来的鱼自然被他拿回家做成了菜肴,连有*的河豚也成为了他的常吃的美味。他出任杭州知府后,把西湖盛产的大鲤鱼,又做出了新的方法,被称为“东坡鱼”。他还把当地盛产的河虾,别出心裁的配上当地的龙井茶,开创出清新可口的龙井虾仁。后来苏东坡被发配到惠州,因当地有盐场,苏东坡就在煎炒烹炸之外,开创了一种新的厨艺—盐焗,他做的盐焗鸡皮脆、肉滑、骨香美味无比。不仅如此,苏东坡还写过很多与美食有关的文章,尤其是著名的《老饕赋》,以至于如今的很多媒体都把吃货们称为“老饕”。
食指大动公子宋
春秋时期的执*大臣公子宋也是一个地道的吃货,相传他有一项奇技,那就是哪天当他食指乱动的时候,这一天他就一定能吃到好吃的东西。成语“食指大动”就是出自于这位好吃的公子宋。相传有一天,公子宋跟另一大臣一起去拜见郑王,刚走到宫殿门口,公子宋的食指就大动起来。他就对同行的人说:“你看着吧,一会儿咱们就能吃到好东西了。”他们上了殿,果然看到郑王正在炖甲鱼汤,俩人心领神会相视一笑。郑王瞥见了,觉得奇怪,就问你俩乐啥呢?公子宋把食指大动的事说给郑王听。却没想到郑王是个爱抬杠的人,说你的食指不是很灵吗,我就不给你吃,看你怎么办。公子宋一听,心想大王这不是故意整我,让我下不来台么?他当时也是脑抽筋,走上前就用手指沾了汤尝了尝,然后扬长而去。回去后公子宋对当天的事越想越害怕,寻思着这不是自寻死路嘛。于是他先下手为强,把郑王给杀了!没想到公子宋为吃也是够执着的,居然为了一锅甲鱼汤杀掉了国君。
袁枚袁枚
袁枚是个大才子,靠写字作文章居然发了财,再加上他善于经营,日子过得相当惬意。悠闲的生活环境使他有时间潜心研究美食,连家里的厨子都是当时的一代名厨。袁枚游历各地,遍尝各地美味,然后把他吃过的美食编写成一部叫《随园食单》的书,书中记录当时流行的种菜肴和相关的烹饪技巧,并且书里还写下大量关于美食的经验。这部书在后世的饕客中广为流传,袁枚不仅自己是个吃货,还为广大吃货造福,真是值得赞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