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技巧刀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淮扬菜怎么会成为国宴首选带你们一探究竟 [复制链接]

1#

淮扬菜:本味本色、五味调和

年9月30日,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闭幕,当晚在中南海勤政殿举行的六桌招待晚宴,淮安张文显等淮厨备料进京主理,淮菜代表作“软兜长鱼”有幸率先登台,被人们誉为“共和国第一菜”。这是淮扬菜的至高荣誉。建国六十年来,国家的许多重要国宴,都以淮扬菜为主。外交部派驻国外的各使领馆中,也一直有淮扬菜厨师掌勺。

一方面的原因是,淮扬菜的口味比其他菜系来说,相对清淡一点。虽然川菜肥肠好吃,麻辣鲜香,名气又大,但是那种重口味可能只适合我们国人。对于大部分外国人来说,最好是吃那些口味清淡。

淮扬菜是中国传统四大菜系之一,发源于扬州、淮安。菜系充满淮、扬特点。原材料多以水产为主,淮扬菜系大多以江湖河鲜为主料,以顶尖烹艺为支撑,以本味本色为上乘,以妙契众口为追求,雅俗共赏而不失其大雅,尤其是“和、精、清、新”的独特理念。

扬州、淮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淮扬菜系指以扬州府和淮安府为中心的淮扬地域性菜系,形成于扬州、淮安等地区。淮扬菜始于春秋,兴于隋唐,盛于明清,素有“东南第一佳味,天下之至美”之美誉。淮扬菜选料严谨、因材施艺;制作精细、风格雅丽;追求本味、清鲜平和。淮扬菜十分讲究刀工,刀功比较精细,尤以瓜雕享誉四方。菜品形态精致,滋味醇和;在烹饪上则善用火候,讲究火功,擅长炖、焖、煨、焐、蒸、烧、炒;原料多以水产为主,注重鲜活,口味平和,清鲜而略带甜味。著名菜肴有清炖蟹粉狮子头、大煮干丝、三套鸭、软兜长鱼、水晶肴肉、松鼠鳜鱼、梁溪脆鳝等。其菜品细致精美,格调高雅。

〖发展历史〗

『古邗国』

周武王灭商以后,确立宗法制,将嫡系亲属分封到东方。周武王之子分封到邗国,是为邗叔,子爵,于是邗国便成为江淮地区的第一个诸侯国。扬州进入古邗国时代,即中原夏商周时期,在仪征破山口出土了属于这一时期的青铜鼎、鬲,鼎煮肉,鬲炒菜,而且还有尊、卤、钟,据此猜测扬州先民可吃肉、可喝酒、可听乐、可行礼,由此可见,古扬州人已经学会了善待生活。

『西汉』

淮安辞赋家枚乘所写的《七发》中居然“饮食”与“游宴”便占其二。他所描述当时豪宴中的菜谱,以煎、熬、炙、烩等多种烹调法,以五味调和为标准,制有调酱烂熊掌、烤兽脊肉薄牌、鲜鲤鱼肉细丝、鲜嫩蔬菜,并且奢侈地用黄玉苏子起香、兰花泡酒漱口,所以,与其说《七发》是讽谏宏论,不如说是第一份淮扬食单。

『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白鱼菜、鳝鱼菜的记述多了起来,如《齐民要术》中,就记有“酿炙白鱼”,此外,“饼炙”、“炙鱼”、“毛蒸鱼菜”、“莼羹”等菜中也用上了白鱼。这里的“白鱼”未明言产地,但估计有可能产于淮河,特别是“酿炙白鱼”中的白鱼是“长二尺”,就更有可能是“淮白鱼”了。

『隋唐』

隋炀帝将长安、洛阳中原美食,随龙舟带进扬城隋宫,进而外传民间食肆;更兼帆樯骤经之处,“夜煮百羊,以供酒馔”,州县上贡珍馐,厨师刻意斗妍,据载当时上贡的食品就有鱼鲚、河蟹、蜜姜;地方官史更是设宴献珍,赵元楷就因为献异味获宠,从而升任江都郡丞。而唐代经济的发展,更是刺激饮食业的繁荣。

『宋朝』

宋庆历八年春,一代文学巨匠欧阳修给扬州美食界带来福音,这位醉翁常携宾客举行平山堂饮宴,文章太守,挥毫万字,尊中看取美食文;此后,苏荔又知扬州,与四学士飞雪堆盘烩鱼腹,明珠论斗煮鸡头,开创了给淮扬菜系注入文学新鲜血液的先河。此后,朝廷离扬偏安,扬州成了宋、金政权力的交会要冲。南北饮食文化之间既对峙又对接,扬州市井,酒食繁华,专设“高丽馆”,并按朝廷在临安宴金国人使制,设宴九道菜点。

『元朝』

元代,直接记述淮安饮食的文字并不多,但是,有些资料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如意大利人的《马可.波罗游记》第66章《淮安府》写道:“淮安府是大批商品的集散地。通过大河将货物运销各地。这里盐产量极其丰富,不但能够供应本城市的消费,而且还行销远近的地方。”如此重要的“大批商品的集散地”,其饮食业必然非常繁荣,这是不言而喻的。

『明朝』

明万历年间《淮安府志》记载:“淮安饮食华侈,制度精巧,市肆百品,夸视江表。”这“制度”之中,就包括饮宴规格、规矩。明太祖朱元璋对淮扬菜情有独钟,钦命扬厨专司内膳;这是淮扬菜系进京扎根的正式记录;正德皇帝南巡扬州当然也不忘淮扬佳肴。他们最爱吃的便是扬州一带江面特产鲥鱼、刀鱼、鮰鱼,称为长江三鲜。明万历年间《扬州府志》记载:“扬州饮食华侈,制度精巧,市肆百品,夸示江表……”足见其时扬州饮食之排场、之精湛、之丰饶,已经傲视江南了。

『清朝』

文人的介入是清代中叶淮扬菜走上巅峰的催化剂。现在我们能欣赏到的清人咏食史、咏采料、咏菜点、咏宴席、咏厨艺、咏酒楼、咏食俗的诗篇至少在篇以上,使淮扬菜格调更加高雅,大大提升了文化品位。清代康熙年间的《淮安府志》中则记载:“涉江以北,宴会珍味之盛,淮安为最。

『现代』

国宴都是以淮扬菜为主,尤其是现代。究其原因,一是因其精美与精细,包括刀功、火候、搭配、造型等等,无一不体现功夫;二是食材朴实,取之容易,不像粤系代表菜等采用生猛海鲜,甚至是国际性保护动物,比如鱼翅等现已被禁用的食品;三是味道偏淡或甜,不像川菜等味重,可能会有宾客不适。但淮扬菜也因其精细,做工耗时,口味偏淡或甜,在大众社会,反而没有川菜、湘菜等入门较快的菜系热门。

〖菜系特点〗

◆风味清鲜平和

口味清鲜平和,咸甜浓淡适中,南北皆宜。淮扬菜的选料尤为注重鲜活、鲜嫩;制作精细,注意刀工,尤以瓜雕享誉四方;调味清淡味,强调本味,重视调汤,风味清鲜;色彩鲜艳,清爽悦目;造型美观,别致新颖,生动逼真;菜式繁多,体系庞大;做工精细,特别讲究刀工,注重菜品形态和雕刻;色香味形俱佳。

淮安菜选料严谨、因材施艺;制作精细、风格雅丽;追求本味、清鲜平和。选料讲究时令新鲜,原料以河鲜比重较大,“醉蟹不看灯、风鸡不过灯、刀鱼不过清明、鲟鱼不过端午”。烹饪善用火候,擅长炖、焖、煨、焐、蒸、烧、炒。

◆风格雅丽

扬州菜以其皮薄、汁浓、味鲜的各色点心闻名,俗语道:“川菜扬点”。原料多以水产为主,注重鲜活,口味平和,清鲜而略带甜味。著名菜肴有清炖蟹粉狮子头、软兜长鱼、淮安茶馓、大煮干丝、三套鸭、水晶肴肉(见右侧图)等。其菜品细致精美,格调高雅

◆原料鲜活

淮安境内河湖交错,水网纵横,京杭运河、淮沭新河、苏北灌概总渠、淮河入江水道、淮河入海水道、废黄河、六塘河、盐河、淮河干流等9条河流在境内纵贯横穿,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洪泽湖大部分位于市境内,扬州位于长江沿岸,古老的京杭大运河在这里与长江交汇,有高邮湖、宝应湖等中小型湖泊镶嵌其间。璀璨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在这里共辉。市境跨京杭大运河两岸,一年四季,水产禽蔬野味不断。所以,淮扬菜的原料以鲜活为主,这也为在烹法上擅长炖焖,调味注重本味提供了物质基础。淮扬菜几乎每道菜对原料都有严格选料要求,同时也让原料的特点在制作菜肴时得到充分的发挥。

◆刀工精细

四大菜系中,淮扬菜刀工最精细,一块2厘米厚的方干,能批成30片的薄片,切丝如发。冷菜制作、拼摆手法要求极高,一个扇面三拼,抽缝、扇面、叠角,寥寥六字,但刀工拼摆难度极大。精细的刀工,娴熟的拼摆,加上精当的色彩配伍,使得淮扬菜如同精雕细凿的工艺品。

◆注重本味

淮扬菜既有南方菜的鲜、脆、嫩的特色又融合了北方菜的咸、色、浓特点,形成了自己甜咸适中,咸中微甜的风味。由于淮扬菜以鲜活产品为原料,故而在调味时追求清淡,从而能突出原料的本味。

◆火工讲究

淮扬菜肴根据古人提出的“以火为纪”的烹饪纲领,鼎中之变精妙微纤,通过火工的调节体现菜肴的鲜、香、酥、脆、嫩、糯、细、烂等不同特色。淮扬菜擅长炖焖烧煮,因为这几种方法能较好地突出原料本味。淮扬菜以炖焖烧煮为主的名菜有蟹粉狮子头、清炖圆鱼、沙锅野鸭、三套鸭、大煮干丝等。

◆富于变化

就淮扬菜制作菜肴的工艺来看,富于变化,想象力丰富。一款三套鸭,家鸭套野鸭,野鸭套菜鸽,用火腿、冬笋作辅,逐层套制,三位一体。淮扬菜富于变化的特点,可见一斑。淮扬菜系制作菜肴很少用山珍海味,名菜多用当地产的普通原料,没有居高临下的气派,也不平淡无味,无论是选料、刀工、调味等都中规中矩、精工细作、讲求韵味,淮扬菜制作就像写诗作画,有浓厚中国传统文化底蕴。

〖8道淮扬菜经典菜品〗

松鼠鳜鱼

松鼠鳜鱼是苏州市地方传统名菜,当炸好的鳜鱼上桌时,随即浇上热气腾腾的卤汁,它便吱吱地“叫”起来,因活像一只松鼠而得名。这道菜成菜后,形如松鼠、外脆里嫩、色泽橘黄,酸甜适口,并有松红香味。

蟹粉狮子头

蟹粉狮子头主要原料是蟹肉和用猪肉斩成细末做成的肉丸,扬州人俗称“斩肉”,将“狮子头”放入砂锅的沸汤之中烧煮片刻,待汤再次沸腾后,再改用微火焖约两小时,烹制出的“狮子头”肥而不腻,口感松软,肥而不腻,入口即化。

软兜长鱼

软兜长鱼又称“软兜鳝鱼”,是淮扬菜中最负盛名的一道菜肴,淮安人厚待中外宾客最喜欢上这道“鲜嫩可口别具一格”的菜,让宾客尝鲜,赞口不绝。淮安名厨田树民父子以鳝为原料,可制作样佳肴,即著名的“全鳝席”。而软兜鳝鱼则是鳝鱼席中的精品。此菜选用端午前后的笔杆粗的小鳝鱼精心烹制,鳝鱼脊背乌光烁亮,软嫩异常,清鲜爽口,蒜香浓郁。

三套鸭

三套鸭是扬州和高邮地区的一道特色传统名菜,三套鸭的烹饪技巧以焖菜为主,口味属于咸鲜味。“三套鸭”家鸭肥嫩,野鸭喷香,菜鸽细酥,滋味极佳。有人赞美此菜具有“闻香下马,知味停车”的魅力。清代《调鼎集》上曾记有套鸭的具体制作方法:“肥家鸭去骨,板鸭亦去骨,填入家鸭肚内,蒸极烂,整供。”后来扬州菜馆的厨师将野鸭去骨填入家鸭内,菜鸽去骨再填入野鸭内,又创制了“三套鸭”。因其风味独特,不久便闻名全国。

水晶肴肉

水晶肴肉又名水晶肴蹄、镇江肴肉,是镇江一道传统名菜,肉红皮白,光滑晶莹,卤冻透明,犹如水晶,故有“水晶”之美称。食用时,具有瘦肉香酥、肥肉不腻、酥香嫩鲜等特点,佐以姜丝和镇江香醋,更是别有一番风味。

大煮干丝

大煮干丝又称鸡汁煮干丝,淮扬传统名菜,历来被推为席上美馔,淮扬菜系中的看家菜。原料主要为淮扬方干,刀工要求极为精细,多种佐料的鲜香味经过烹调,复合到豆腐干丝里,吃起来爽口开胃,异常珍美,百食不厌。此菜鲜香扑鼻,火腿和开洋的鲜味渗入到极细的豆腐干丝中,丝丝入扣,然而不见一滴油花,没有一毫豆腥,乃是脍不厌细的代表作。

淮安茶馓

早在战国时期,淮安就有了茶馓,又有人称之为“细环饼’,是用上白精面,拉出像麻线一样的细面丝绕成四寸多长、一寸多宽的套环,环环相连,呈梳状、菊花形等网状图案,放入麻油锅中泡炸而成,质地酥脆,味道香美。茶馓既可干吃,也可用水泡着吃。干吃时大多作佐酒小点,而用水泡着吃时,只需用开水冲泡数分钟,待其全部泡开以后,便可食用。

扬州炒饭

扬州炒饭是扬州经典的小吃,品种多,有“金裹银”、“什锦蛋炒饭”及“青菜炒饭”等,相传源于隋朝,后经历代厨师逐步创新,结合淮扬菜特点,发展而成。清嘉庆年间,扬州太守伊秉绶开始在葱油蛋炒饭的基础上,加入虾仁、瘦肉丁、火腿等,逐渐演变成多品种的什锦蛋炒饭,其味道更加鲜美。随后,通过赴海外经商谋生的华人,特别是扬州厨师,把扬州炒饭传遍世界各地。

好了,以上就是淮扬菜的一些经典美食,小伙伴们看完有没有想尝试一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