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患白癜风的原因 https://m.39.net/baidianfeng/a_s2ovndg.html不知不觉又到处暑,食谚道“七月半鸭,八月半芋”,此时的鸭子最为肥美,加之鸭肉味甘、咸、性凉,是夏末秋初的处暑时节不可不吃的润燥食物。
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中国人那些年吃的鸭。
吃鸭简史
我国可是名副其实的养鸭古国。在我国商墓中已有铜鸭、玉鸭和石鸭出土,可见商代确已饲养家鸭。西周青铜器中也常有鸭形尊,西周墓中也有鸭蛋出土,证明了当时鸭的饲养已较普遍。而欧洲直到公元1世纪才有养鸭的记载。
中国人吃鸭的历史也同样久远。南北朝时《齐民要术》一书中有家鸭的饲养及其烹调方法的记载。唐《朝野炊事》中的“笼烧鸭”,宋《武林旧事》《梁梦录》等书中的“油煎鸭”等等,都是古代著名的鸭馔(鸭做的饭食)食谱。这些足以说明,无论是家鸭还是野鸭,从很早的时候起,鸭便都是中国人的食物了。
早在商末虞仲创制的养生菜“姜母鸭”成为宫廷美馔,风靡海内,流传至今。
先秦时期,我国传统饮食文化尚未完全形成,当时的南京人就已经以擅长烹制水禽而闻名了,其中就有“腼凫(野鸭羹)”、“蒸凫(蒸野鸭)”。
南北朝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吃上了卤鸭、烩鸭、叉烧、腊味等鸭肴。《齐民要术》中记载了当时众多的鸭肴,其中还包括了结合胡汉两个民族烹饪特征的以牛羊肉、乳为配料烹饪鸭子的方法。
唐代鸭肴盛行炙烤,技法较为单一,但好在烤鸭的制法很多样,风味各异。如“宫廷炙鸭”、“笼烧鸭”等,记载炙鸭的典籍有弘君举的《食檄》、郑望之的《膳夫录》等。
而宋代流行烤、炒、煮并行,讲究刀工、火候与调味,鸭馔做法异常丰富。若是烤鸭,则如《宋氏养生部》记载:“全体用肥者,卤汁中烹熟,将熟油沃,架而炙之。”当时还有一种与烤鸭做法类似的烹调方法,叫爊鸭。南宋洪迈的志怪小说《夷坚志》中的“王立爊鸭”。这时的“爊”是指低温闷炉煨烤,也就是类似叫花鸡那样的烹法。此外,还有汴梁鸭、临安炙鸭、元宫烤鸭等鸭馔。《梦梁录》提及杭州“铺中亦兼卖大鱼胙、盐鸭子、煎鸭子……又有盘街叫卖,以便小街窄巷主顾。”可见当时鸭子早已成为了一种脍炙人口的食材。
明朝建立后,太祖朱元璋干脆将具有“六朝风味”的金陵鸭肴变成御膳必备。直至清代,鸭肴也一直位列宫廷饮食菜单中。明代鸭子烹饪技巧体系逐渐完善,卤、烤、炒、煮、蒸、炸等技巧各成一体,菜肴也空前的丰富,相继出现了板鸭、盐水鸭、烧鸭、咸鸭、叉烧烤鸭等新式鸭肴。
至清中叶,吃鸭产业继续蓬勃发展,仅《调鼎集》中记载的鸭馔就多达80余种。在当时上层贵族的鸭馔逐渐往精致路线发展,广大民众则通过相对廉价抵挡的原料来创造美食,如清末落第秀才梅茗(这名字可真奇特)就创造了著名的亲民小吃:鸭血粉丝汤。“食无定味,适口者珍”,这种颇具创造力的饮食方式穿越时间逐渐与城市文化相融合,就形成了如今具有平民气质、极具地方特色的“秦淮风味”。
20世纪30年代,南京开始盛行全鸭席,一只鸭的利用率几乎到达了百分之百!就靠一只鸭子就能摆一桌酒席!这个全鸭宴的吃法,可先用鸭肉切丝爆炒,再将鸭的心肝卤了再熏烤,还有烩鸭掌、鸭舌,鸭腰的味道更是鲜美。鸭胸肉可茶熏,可爆炒,剁成肉末炒粉丝也不错。最后,取鸭骨做汤,这全鸭宴才算吃完。
经典鸭馔
提到鸭子的经典吃法,就不得不提到以下几样带有地域性特色的经典鸭馔:
1.北京烤鸭
北京人吃烤鸭最佳的季节是春秋冬三季,烤制之前先将鸭子处理干净,挂在通风处晾干,再灌入调好味的高汤,放入特制的火炉内用果木明火烘烤,待鸭身颜色变成深红油亮时,取出,由于火力强烈,所以鸭皮焦脆。食用时片成小块,摆在盘中,撒上花椒盐,另用小碟盛甜面酱,配上葱白,即可食用。
2.广州烧鸭
广式烧鸭也是能引起全国各地共同反响的一道名鸭馔,也是广东传统名菜之一,它以整鸭烤制而成。其成品以“色泽金红光亮,肉体饱满,腹含卤汁,油脂盈润。切成小块后。皮、骨、肉连而不脱,入口即离。皮脆酥香,肉滑鲜美,骨软香浓”而著称。
3.南京板鸭
板鸭是用盐卤腌制风干而成,这道菜肉质细嫩紧密,像一块板似的,所以叫板鸭。江西、福州、四川等地均有板鸭,其中最著名的还属南京板鸭,南京板鸭吃来香、酥、嫩。此鸭明清时就进贡宫廷,有“官礼板鸭”或“贡鸭”之称,是冬春季节制作的肥鸭腌腊制品。
4.南京盐水鸭
盐水鸭是南京著名特产,鸭肉皮白肉嫩,肥而不腻、鲜香美味。盐水鸭一年四季都可制作,中秋前后的盐水鸭色香味最佳。《白门食谱》记载:“金陵八月时期,盐水鸭最著名,人人以为肉内有桂花香也。”其制作的盐水鸭“清而旨,久食不厌”,是佐餐下酒之佳品。
食鸭功效
1、鸭的营养价值非常高,可食部分鸭肉中的蛋白质含量约16%-25%,比畜肉含量高得多,而且更容易被人体消化和吸收。
2、鸭子吃的食物多为水生物,故其肉性味甘、寒,入肺胃肾经,有大补虚劳、滋五脏之阴、清热健脾等功效。
3、鸭肉是含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比较多的肉类,能有效抵抗脚气病,神经炎和多种炎症,还能抗衰老。鸭肉中含的烟酸,对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患者也有保护作用。
食鸭指南
在农历八九月间,是桂花盛开的时节,也是鸭子最肥美的时候,因此南京人称这时候的肥美鸭子为桂花鸭子。鸭子虽然美味,也要食之有方。那么,我们在选购鸭子、食用鸭子时又该注意什么呢?
1.因材烹食
要做好鸭馔,烹饪技巧固然重要,选鸭和烹饪方式选择也马虎不得。一般幼鸭和雌鸭,因其含水分和脂肪较多,肌肉组织纤维较细,肉质肥美柔嫩,比较适合食肉做法。而老鸭及雄鸭因为其肌肉组织纤维粗糙,肉质发老,一般适合煲汤。而野鸭含浸出物较多,滋味较家鸭鲜美,但味道浓烈,有一定刺激性,适合偏重口味烹饪方式。
就其食性来说,吃谷子长大的鸭子皮肤白一些,骨肉充实细嫩,脂肪熔点高,适合烤制;食用米糠、玉米的鸭子皮肤偏淡黄色,肉嫩而松弛,适合煮汤;吃鱼虾等河鲜的鸭子,肉质好,但是有腥味,适合重口卤制。
2.不可贪食
吃鸭虽然好处很多,但也不可盲目食用。传统中医认为鸭是水禽类,其性寒凉,更适合体内有热、上火的人食用。特别是一些低热、虚弱、食少、盗汗和有水肿的人食用。但对因受寒引起的胃腹痛、腹泻、腰疼、经痛等人,则不易多食,有这些症状的朋友切勿贪食哦。
不是我们非要跟鸭过不去,而是我们爱吃鸭爱的深沉。
今日处暑,你吃鸭了么?
撰文
东家
图片丨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