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全国烹饪技术表演的那些面点大师的精湛技艺,令人叹为观止。然而,他们当初走向面案的时候,第一课却是从和面学起的。会和面、能做些一般面食的人,多至不可胜计。可是,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在南方,还有许多不会做面的烹饪爱好者。因此,小编想在这个题目上跟大家说说。
面团成形的原理
你拿一块和好的面团,放在水中反复揉搓冲洗,可以得到两种东西:一种是面筋,淡*色,柔软而富有弹性;另一种是澄粉,它是用洗过面筋的粉浆沉淀脱水制成的,没有筋劲,细腻爽滑。面筋和澄粉是面粉的主要成分。在标准粉当中,澄粉约占75%,面筋约占12%,其余还有脂肪、粗纤维、矿物质以及10%左右的水分。面筋就是面粉中所含的蛋白质,又可分解为麦胶蛋白和麦麸蛋白两种。蛋白质有吸附能力,吸水率可高达%。
蛋白质的分子与水接触后,体积膨胀增大,弹性、黏性和延伸性都会有所提高。再经过拌和揉搓,形成胶状体的面筋网络,质地柔韧而不易断裂。淀粉也能吸水。与水接触后,淀粉颗粒也要膨胀,充填于面筋网络之间。在和面的过程中,已经吸收水分的淀粉颗粒被面筋网络包裹起来,这团面就算初步和好了。不同品种的面粉,蛋白质和淀粉的含量也各不相同。以我们常吃的标准粉和富强粉而言,标准粉所含的淀粉约占73-75.6%,低于富强粉(75-78.2%)蛋白质占到9.9-12.2%,高于富强粉(7.2-10.5%),营养价值各有千秋。
但由于标准粉加工精度较低,粉粒要粗糙一些,且含有较多的麸皮,面筋质地较差。所以,形成的面团不如富强粉柔韧有劲,色泽也不如富强粉那样细腻洁白。
“冬热夏凉春秋温”
一般的水调面团,(或称“死面”、“呆面”)和好还是和不好?正确掌握水温是决定性的因素之一。从全国优秀面点师胡世年同志发表的技术资料来看,好些品种都明确要求和面的水必须“冬热夏凉春秋温。”这是非常科学的。无论蛋白质还是淀粉,温度对其物理性能的影响都是极大的。用30℃以下的冷水和面,蛋白质不变性,吸水率高,面筋网络容易形成。而淀粉在这样的条件下,吸水率只能达到面筋的五分之一,颗粒膨胀的程度也较差。
经过拌和揉搓,形成的冷水面团,具有色泽洁白,质地致密,筋力大的特点,成品吃起来爽滑有劲,颇耐咀嚼。如果水温上升到50℃,蛋白质部分变性,但尚未完全变性,吸水率降低,弹性下降,形成的面筋网络较少较弱;淀粉则与此相反,吸水率提高,颗粒进一步膨胀,并出现部分糊化,黏性也有所增强。这种温水面团,柔而不粘,韧性较冷水面团差,但可塑性强,成品不易变形。
如果水温提高到60℃-70℃,蛋白质完全变性,吸水率极度降低,凝固而不能形成面筋网络;淀粉受热后,不但大大膨胀,而且发生糊化,大量溶于水中成为溶胶,吸水性和黏性都大大增强。这种面团,色泽较暗,粘糯柔软,略带甜味,易于消化。懂得了以上道理,我们就不难理解,所谓“冬热夏凉春秋温”的要求,中心问题是要使面团在不同的季节保持相对稳定的温度。冬天,室内气温低,面粉也冷,和面的水若不适当增温,面团筋力就会大于平时;夏天则相反,散热困难,若用温水和面,面团就会“掉劲”。
这正是针对蛋白质和淀粉的特性,采取调节措施,从而保证了面团的物理性始终符合加工的需要。
加多少水?分几次加?
面团的吃水量,不同成品里有不同的要求。做山西的拨鱼、剔尖等面食,一斤面粉可加七、八两水;拉面、一窝丝等品种,加五、六两水,刀削面更硬,加三两多水就可以了。一般面团,加五两水比较适中。富强粉比标准粉吃水量要稍多一些,冷天比热天吃水量要稍多一些,湿度小的时候比湿度大的时候加水量也要稍多一些。
蛋白质形成面筋网络,淀粉颗粒的膨胀和糊化,都要有一个过程。和面时,运用拌、搓、揉、扎、捣、压、摔等多种手法,都是为了通过机械运动,使面团内的蛋白质分布更加均匀,与淀粉颗粒结合得更加紧密。也正因为面粉吃水要有一个过程,所以不能一次把水全加进去。这样,既容易造成水分外溢,影响搅拌;又容易一下加过量,导致面团“伤水”。有经验的厨师,通常是边和边看边加,第一次加水60-70%,第二次加20-30%,第三次只是少淋些水,做到盆光、面光、手光。
死面活揉
揉面对增加面团的柔韧性(行话叫“上劲”)促使成品外观光滑、漂亮,具有重要的作用。面越揉得匀,质量就越有保证。死面要活揉,水刚加进去,面粉还没有和水分完全结合。这时,用力要轻。等到水被面粉吃进去了,蛋白质分子和淀粉颗粒开始膨胀,就要逐渐加力。无论揉搓、捣压还是揣扎,采用任何一种手法,都应当顺着一个方向用力,有次序地推压,摊开,叠起,周而复始。否则面筋网络组织就会受到破坏,费力大而收效小,事半功倍。
是不是揉面时间越长越好呢?也不一定,要看面团种类和成品要求。由于反复揉搓会使面筋网络组织更加致密,所以沸水面团不能揉得太久,以免“上劲”;冷水面团则以多揉为好。含水量少的硬面团应当多揉,含水量多的软面团则可以少揉。具体操作时,根据情况灵活掌握,不可拘泥。
醒面的作用
经过揉面,面筋网络组织虽然已把淀粉包裹起来,但面粉的吸水量还不平衡,面团内部还可能有些或干或湿膨胀不一的成分。在这时,如果你下手拉面,面团的延伸性和柔韧性还达不到要求,往往一拉就断,或者粗细不匀。因此,需把和好的面团静置在盆里或面案上,等它内部吸湿完全均匀,才能加工,行话称为“醒面”。醒面的时间,一般是10~15分钟,特殊品种也有杨到半小时的。为了防止面团外皮风干,可用一块湿布将面团蒙住。等面团变得更加柔润、光滑并具有较强的延伸性时,就可以加工成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