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技巧刀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寒冷冬夜,如何用一碗砂锅粥来治愈你的胃 [复制链接]

1#

冬至已过,亦接近年关,天气,愈发寒冷。在这即将“入九”的时节,对于饮食,愈发挑剔。我喜欢喝粥。天气寒冷的时候,喝上一碗粥,对我来说,是一件舒服的事。或许有人喜欢在这天气下吃火锅。但我觉得火锅就像一场酒局,快意江湖,来的痛快,后劲往往同样猝不及防,比较之后,粥就比较温和了。

一碗砂锅粥

粥的踪影,始终伴随着中国自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历史长河中。粥,从最初仅作为解决温饱“食用”,到后来的“药用”,从而发展为两者的高度融合,加入了太多的人文色彩。

在众多的粥中,我最为喜爱的是砂锅粥,常与朋友在寒冷的夜晚,裹上厚厚的羽绒服一起去吃一碗冒着热气的砂锅粥。连着砂锅一起端上来的粥,冒着热气,浓稠的米汤亦滚着热泡,拿起勺子来回均匀搅拌,这一场热烈的滚烫,逐渐平息。边吃边聊,吃的每一个人心里无不暖和,彼此的情感也随之渗透在这碗粥中。

砂锅粥

对于喜欢吃的广东人,喝粥,同样是他们所擅长的,所以说到砂锅粥,一定要提起的就是广东潮汕。中国人向来就有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习惯,所以,潮汕的砂锅粥,必定以海鲜为主,保证味道鲜美的同时,更讲究丰富的营养,将砂锅慢慢炖煮的功效,发挥到近乎完美。又因为以前的潮汕人都是体力劳动,在饱肚的同时很是注重清爽,所以,一碗粘稠软香的砂锅粥更为适合。

潮汕人在煮粥上,有着自己独特的烹饪方法。在煮

粥的时候,水和米必须按一定比例加入到锅里,再用用砂锅烧煮。待米饭煮熟,拿起锅。十几分钟后,粘稠而浓郁的潮汕粥便好了。砂锅粥的出现,和改革开放有着密切联系。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大批的潮汕人离开家乡,前往广州等地发展,这大批流动的人口,一并带来了潮汕人的饮食习惯。那时潮汕人逐渐的,潮汕人在原本喝粥的基础上,又与广州的饮食特色所结合,最终,才有了改良后的砂锅粥。

一碗好的砂锅粥要注意两个方面。其一,色泽不会像普通粥那样,洁白如雪。因为所使用的海鲜等食材,在明火的慢煮中,流淌出汁水,渐渐又透过砂锅渗入在粥中。其二、质感上看起来不会颗粒分明,不管是火候不够粘成一片,还是火候太过都能看到米的大致形状,都是不行的。一定是看起来米的颗粒之间仿佛上了胶一般彼此有着引力,连绵而浓稠。

砂锅粥

如何看粥好不好,倒入碗里用勺子一舀便可知道。慢慢舀起一勺粥,再让它慢慢倾回到碗里,注意可不可以挂勺,同时又呈现出是否缓慢且匀速下滴。想要达到上面说到的效果,用来煲粥的米胶性是一定要够。潮汕人煮粥,偏好用短胖的“肥仔米”,即我们常说的珍珠米,当然,也可用东北米,因为东北米的米胶性更重,熬粥的时候,不仅稠滑还起胶多。如果要想口感更上一层楼,可以用无常米,清香不失软糯的同时,米油也更为醇厚。砂锅粥的灵*在于粥底,只有稀稠度适中,晶莹饱满的粥底,才能衬托出粥的鲜美。

砂锅粥

煮好以后,就是品尝了。最紧张的是喝第一口,这会一定要压抑起那迫切想喝一大口的冲动,用尽力气得吹凉些这最烫嘴的一口,免了像我,屡次记不住的烫红嘴皮。还记得在喝完第一次的时候,我已欲罢不能的上瘾,一碗接着一碗,在那个寒冷的冬日里,感觉整个人都得以升华。

海鲜砂锅粥

一碗砂锅粥,在充饥的同时,还可以养胃,追溯到来历,亦能看到在异乡奋斗的潮汕人奋斗的历程,关于砂锅粥的意义和力量,我感受到了。

最后,为大家奉上煮砂锅粥的的技巧。

食材

1、煮粥最好用冷水比较好:

在煮粥的时候,需要米粒与冷水一起放入锅中沸腾,以便米粒更为充分吸收掉水分,如此,才会煮出来更为香软的粥。

2、控制好煮粥火候:

刚开始煮粥,水先用旺火煮至沸腾,迅速改为小火,但是,这里需要注意,不要让粥溢出,然后把锅盖盖好,盖子不要全部盖严,用小火慢煮即成。

砂锅粥

3、不断搅拌才黏稠:

有句俗话说“煮粥没有巧,三十六下搅”,就是在说明搅拌对煮粥的重要性。

在沸腾的时候,就要不断搅拌,粥才不会煮糊,避免米粒粘锅;在小火慢熬的时候,减少搅拌的次数,这样,米粒才不会被搅散,太过浓稠。

4、煮好粥后,就可以根据自己喜好加入食材了。以白粥为底,锦上添花,就看你个人爱喝什么口味了。

愿寒冷的夜晚,饥肠辘辘的你,有一碗热腾腾的砂锅粥,温暖治愈你的心和胃。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